11月24日,2020年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鐵建重工黨委書記、董事長劉飛香獲評全國勞動模范赴京參會并接受表彰。
這是繼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企業家、湖南光召科技獎、湖南最美科技工作者、央企楷模等榮譽稱號后,劉飛香獲得的又一殊榮。
11月26日上午,2020年湖南省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長沙舉行。會前,省委書記許達哲,省委副書記、省政府黨組書記毛偉明等省領導會見包括劉飛香在內的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并合影。
11月25日,2020年中國鐵建先進集體和勞動模范表彰暨事跡報告會上,劉飛香作為勞模代表,站在了榮耀的舞臺上,作題為《創新成就鐵建重工》的發言,講述著他與鐵建重工的創新故事。
劉飛香說,獲得全國勞動模范,不僅是個人的榮譽,更是鐵建重工集體的榮譽。一切成績的取得,源于中國鐵建務實創新的文化、鐵道兵不畏艱險的精神,不僅深深地影響了個人,也成就了鐵建重工。中國鐵建優良的創新氛圍和創新沃土,滋養著鐵建重工這顆種子生根發芽、拔節生長。從2007年開始,瞄準一張藍圖、扎根一片黃土,一路爬坡過坎,彎道超車,靠的就是堅持自主創新。
大國重器鑄造者
不迷信國際權威,打碎技術枷鎖,堅持自主創新,打造國之重器,帶領團隊實現中國掘進機從跟跑、并跑到領跑的大逆轉,這便是全國勞動模范、大國重器鑄造者劉飛香在十余年創新創業征途中,書寫的傲人答卷。
劉飛香依托國家戰略科研課題及重點隧道工程大力攻關,主持研發全球首臺斜井雙模式TBM、全球首臺永磁同步驅動盾構機、全球首臺超大直徑豎井TBM等50 余項國內和全球首臺套產品,牽頭自主研制的隧道掘進機(盾構/TBM)系列裝備達到世界一流水平,領銜突破掘進機高效破巖、連續掘進、電液同步驅動、常壓換刀等100余項核心技術,多項關鍵技術填補了世界空白,把“卡脖子”關鍵技術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超級裝備引領者
當前,超級工程越來越多,挑戰越來越大,只有研發超級地下工程裝備才能滿足超級工程的要求。
劉飛香再次帶領團隊全力攻關超級地下工程裝備,研制千米級水平超前地質探測設備、超級TBM、鉆爆法超級智能裝備。與常規產品相比,超級地下工程裝備最大的特征是智能化,并且兼具定制化、綠色化、國產化特征,具備攻克高難精尖超級地下工程的能力,能夠適應超惡劣的自然環境,應對超風險的地質條件,采用超常規的設計施工方法,滿足超大超長超深地下空間結構施工要求,能夠有力助推我國超級地下工程實現智能化建造。
劉飛香領銜研發的鐵建重工超級地下工程裝備已經成為繼超級雜交水稻、超級計算機、超高速軌道交通后,湖南“超級家族”的又一新成員、又一張新名片。
產業發展推動者
十多年前,中國隧道工程裝備的核心技術一直被國外壟斷,是中國的卡脖之痛,嚴重拖延了中國重大隧道工程建設進程。在劉飛香的推動和引領下,鐵建重工堅持用顛覆式創新的理念和方式,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不僅僅是鐵建重工獲得快速發展,打造了軌道系統、掘進機、鉆爆法隧道裝備、礦山裝備、綠色建材裝備、高端農機等產業板塊,還有力地推動了行業快速發展。以鐵建重工為代表的中國地下工程裝備行業,不僅實現了技術上從跟跑到全球領跑的大逆轉,還占領了中國95%以上市場,全球三分之二以上的市場。
現在,只要是國內重大地下工程,就有自主創新的超級裝備,就有鐵建重工的產品。如今,“世界裝備裝備中國”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中國裝備裝備中國”的目標已經實現,正前行在“中國裝備裝備世界”的征途上。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堅持自主創新;面向經濟主戰場,發展產品產業;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研發超級裝備。十三年砥礪,奮斗不止,劉飛香用自主創新書寫了一段又一段業界奇跡。

